2016-12-25来源: |
![]() 黄鸣是世纪之交我国油画画坛上的表现优秀的中青年画家,其作品多次获奖。作为中青年画家中的优秀成员,他基础扎实,视野开阔,技巧成熟,并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。在本世纪头十年创作了一批引人注目的作品,如《沉香》系列得到了各界的肯定,并在2014年获“第十二届全国美展”中国美术奖·创作奖(油画银奖)。 ——靳尚谊
![]() 黄鸣 年轮 布面油画 118x49cm 1995年 黄鸣 1963年生于湖北黄石 198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 2007年中央美术学院靳尚谊先生访问学者 现为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,硕士生导师 浙江油画家协会常务理事
![]() 主要作品参展与获奖1990年获“首届中国油画精品大赛”铜奖(杭州) 1994年参加“第二届中国油”(北京) 1994年参加“第八届全国美展”优秀作品展(北京) 1996年参加“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”(北京) 1997年参加“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展”(上海) 1997年参加“走向新世纪——中国青年油”(北京) 1999年获“第九届全国美展”优秀作品奖(北京) 2003年获“第三届中国油画展”优秀作品奖(北京) 2004年获“第十届全国美展”优秀作品奖(北京) 2005年参加“自然与人——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·油画风景展”(北京) 2005年参加“大河上下——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”(北京) 2006年参加“精神与品格——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究展”(上海)(北京) 2007年参加“融合与创造——中国当代油画名家学术邀请展”(北京) 2008年参加“拓展与融合——中国现代油画研究展”(北京) 2009年参加“第十一届全国美展” (北京) 2010年参加“研究与超越——中国小幅油画展” (北京) 2010年参加“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——中国油画展” (北京) 2011年参加“回顾与展望湖北油画艺术展”(武汉) 2011年获“艺术家眼中的中国——中国油画艺术展”佳作奖 (深圳) 2011年参加吾土吾民油画系列展“人文江南——油画邀请展”(杭州) 2012年参加“可见之诗——第二届中国油画写生展”(北京) 2012年参加“2012中国油画艺术展”(伦敦) 2013年参加“绘画的品格——中国当代油画展”(北京) 2013-2014年参加“中华意蕴——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展暨中国油画百年回望”全国巡展 2014年获“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”中国美术奖·创作奖(油画银奖) (北京) 2015年参加“江南如画——中国油画展” (苏州) 2015年参加“第六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” (北京) 2016年参加“中华意蕴——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展暨中国油画百年回望”国际巡展(法国站) 2016年参加“中国精神——第四届中国油画展”
![]() 主要著述与出版物 《中国油画20家——黄鸣》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,2005年4月出版 《中国美术院校教材·油画静物》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,2001年11月出版 《油画家工作室报告——解读具象》 上海出版社,2007年7月出版 作品收藏 中国、中央电视台、中国国家画院、浙江、大都美术馆、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会等机构与私人收藏。
![]() 黄鸣 沉香之一 布面油画 122cm×60cm×2 2012年
![]() 黄鸣 沉香之二 布面油画 122cmx60cm×2 2012年
![]() 黄鸣 沉香之四 布面油画 122cmx60cmx2 2013年
![]() 黄鸣 大沉香 布面油画 145x180cm 2014年 读黄鸣的画有感一 我站在黄鸣的油画《大沉香》前,好像有一股宁静之气从画中缓缓释放出来,让我的心平静下来,处于安定的状态,这是一幅有艺术魅力的作品。它以独特的题材选择,简洁的构图布局,细节的精心刻画,色彩的巧妙配置,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。一幅油画能锤炼成如此极端单纯和超长的精致相结合,形成清新宁静之美,这种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上品。在当下,对快节奏下奔波的人们,对他们浮躁、焦虑、不安的内心,是一种宗教般的救赎。对他们的心灵起到安抚的作用。我有一种感觉,它好像体现了蔡元培先生艺术代宗教的初衷。这的确是一幅有深度的作品。
![]() 棋圣 布面油画 96×103cm 1999年 二 去年中国美院油画系组织了“国美之路”的展览和研讨会,我在会上讲到当年的苏联教学不强调个性和创造性,所以带来了单一化。现在时过境迁了,但留下后遗症,对油画创作的雷同和重复不敏感。 黄鸣很敏感,从中国美院毕业以后,自觉地和别人拉开距离,另辟蹊径,进入没有路的荆棘地,去寻找自己的画路。从此进入孤独无助的困境,可以说是千辛万苦、绞尽脑汁,寻找别人没有画过或没有从这个角度画过的题材,寻找别人没有用过或没有用到极致的绘画语言。从《一盘没有下完的棋》开始,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探索,如果说《一盘没有下完的棋》(1993年)是在传统法则中对本土文化精神的思考与沉淀,而《三把椅子》(1994年)无疑是对传统写实绘画的挑战,画面中三度空间和环境的大胆舍弃,椅子以同样形式并置出现三次,如同乐曲中旋律的重复,既加强了视觉节奏,又试图改变着传统绘画的审美习惯。这次“冒险”使黄鸣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视觉图式与表现语言的生命之旅,《大沉香》正是这一旅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,已初步具有原创性的品格。这幅作品在全国美展上获得银奖,我看和当年王怀庆的《大明风度》一样,给美术界耳目一新,开辟了现代具象绘画的另一种审美倾向。
![]() 秋兴之一 布面 油彩 60×70cm 2011年 三 获得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土耳其作家奥尔罕·帕慕克,他在获奖演说中说“作家的秘诀不是灵感—─因为从不清楚灵感来自何处——而是坚持不懈与耐心。有趣的土耳其俗语说得好——用一根针去挖一眼井——在我看来说的就是作家。”其实画家也一样。黄鸣选择了一条最艰难、最费力,用一根针挖一眼井的绘画道路。他的创作像一个大工程,一幅创作要两个月、半年、八个月才能完成。他在画室里凝聚心智、一丝不苟地思考与工作。而画背后还有一个工程,他从《石涛画语录》入手,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的传统和内在的精神作深入梳理和研究。从英家乌格罗·尤恩(Euan Uglow)入手,对欧洲现代具象绘画和传统具象绘画的比较研究,对现代具象画家巴尔蒂斯、莫兰迪、洛佩斯作解剖式的分析,找到他们的特征和规律,建立一个属于他的思考空间。 他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,以草席为载体,运用虚构、含蓄、营造宁静的审美追求,与时尚拉开距离,形成与众不同的独特面貌。现实中的物件与草席,这些原本毫不相干的物体却在他的画面中得到重构,这种重构是建立在对纷乱现实不断过滤后的沉淀,是画家绘画思维空间中想象的真实存在,更确切地讲是“虚构”的真实。
![]()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布面油画 82.5×91cm 1993年
![]() 黄鸣 三把椅子 布面油画130x80cmx3 1994年 四 中国美院风风雨雨地经历了80多年,有蔡元培、林风眠的思想,有延安的革命精神,有强势的苏联教学经验,有罗马尼亚博巴训练班和赵无极训练班的影响等等,构建成多元的学术脉络,使这个学院的学术有一个厚度和复杂性。 我坐在柳浪闻莺公园,遥望西湖对面孤山脚下的国立艺专,这所艺术圣殿,心里总有一种温暖的感觉。我有两个想法,一是在众多学术中,蔡元培的思想自由、兼容并蓄和林风眠的中西融合、创造时代艺术的思想可能是最接近艺术的真谛。二是77届以后的一群学子,他们有国际视野,有才华有抱负,敢于突破敢于创造,是中华民族的一批艺术精英,有望构建中国现代艺术的高峰。不管你在国内还是在国外,不管你的画拍到天价,不管你在国内外得奖,不管你名气多大地位多高,都不应该骄傲和停步,因为你们至少还有20多年艰苦探索的路程,去完成这个崇高的历史使命。这个建立在百花齐放生态上的中国现代艺术高峰,我可能看不到了,但每当想到这个高峰一定会出现而心生大欢喜。
![]() 有打字机的静物 布面油画 122×50cm 2008年 黄鸣心中有一个艺术高峰的标准。他具有独立思考的品质,具有穿透力的眼光,能从纷乱的现象中抓住事物的本质,又具有精湛的绘画技巧,只要坚持不懈地追求审美理想,提高对艺术理解的深度,定能修成正果。 中国美术学院 金一德 2015年3月15日
![]() 独奏 布面油画 122×60cm 2006年
![]() 重奏 布面油画 122×50cm 2008年
![]()
![]()
![]() 责任编辑:王洁 |